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

塘朗山-梅林水庫-文錦渡

有人約上去行梅林水庫,當然好。行水庫,又易行,可以消磨一天。今日三個人行。又是文錦渡過關。
要行遠少少乘巴士去桃源。

地鐵都到桃源村,不過又話要轉來轉去,巴士好喎。




以為呢個巴士站等車,原來仲要行去深南東路。





上 104號巴士,桃源村落車。要坐32個巴士站,足足一個鐘。

去到桃源村落車。都唔似鄉村地方。

行返轉頭小小,轉入龍珠六路。登山口就在那裡。

原來要上山!唔係行水庫!咁就要買午餐。


入口牌坊就在轉角處。看地圖,牌坊後有路上山。抬頭望,呢個山都唔高,冇乜吸引力。

睇見條石級,就唔想行。都係行返車路。


似公園多過郊野公園。

道路整潔,又多人行。似乎老少咸宜。

呢個牌抄足我地麥徑嘅路牌。



聽講有好靚嘅簕杜鵑,但唔多見有花。不過沿途樹木都好靚。今早清涼,好舒服

路牌指示清晰。


這些樹藤形態特別,看來似是簕杜鵑。
公廁異味頗大,比梧桐山的「味」更濃,可能近市區,使用的人太多






像城牆的路邊圍欄是這條路的特色。




 



右面似乎是西麗

又走偷雞路。




不熟路,不上這個看似觀景台的地方,免得又要走下來


還有農舍嗎?有走地雞賣


看到一隻馬騮,牠似乎摘了兩隻蕉



整條路得個「行」字。冇乜景。偶然有個這類涼亭,算是有點變化。


來到石級路的交匯點。若在山腳走石級,便在這裡接回馬路


這個就是青雲台?沒有什麼景觀。亭也沒有看頭


繼續上山。登山的石級路給封了,正在維修中。









兩條路都可以到頂。我們看見石級,還是走車路算了。
旁邊的山坡陡峭,削坡正在維修,下雨天不宜到這裡。


上高望遠,看到深圳灣/后海灣和對岸的天水圍、西部通道。





又要上石級才到大觀亭。這裡已很高了,不用再登高遠望,何況還未到最高的一個亭,到最高那一個才看吧

已看到山頂紅色的極目閣。





這是車路的盡頭,要轉右上「百尺天梯」。

走不掉,始終要上石級。









到極目閣已是十二時,停下來吃個麵。這時才決定去梅林水庫,本來是想沿路回頭的。有人幾個月前行過一次,雖不知路線如何,照去吧。



去梅林水庫的路在另一邊。那條路原來叫「茶香徑」

看地圖,似乎有幾個景點。
這個溫馨提示是正常提點,今天天氣不錯,放心前行。


有石砌寬闊路面,似乎是一條大路,不用躭心迷路了。






走下一大段石級路,開始變得平緩,但路面滿是石塊,石塊之間的間隙剛好是一隻腳的闊度,很難行。前面看到一個斜坡,真的覺得很累。本來以為行水庫,都是平路,沒有預備要上高落低。






石砌路面不時出現,但只有幾米長,多數是在石板凳旁,方便遊人休息吧?



走了很久,真的有點悶。整條路全是在樹林內,什麼「鯉魚背」、「雙峰競秀」、「陶然小憩」、「無暑清涼」、「望天螺峰」 全看不見,其實不知位置,怎知到景點呢
跟著看到這個溫馨提示,說這條徑「路險地偏」,難道治安不佳?年近歲晚,真的有點驚,何況走了這麼遠,未遇上一個人。





又一個提示牌。三個人算不算安全?





又要上山。

哦到這裡才有一個路牌。我們看不到「雙峰競秀」了。我們在斜坡下的平地是「陶然小憩」嗎?


 看手機地圖,似乎是繼續走一條山脊,暫時不用上山了。



全沒景觀的郊遊路,說是茶香徑,又沒有茶花。拍幾十張照片,也看不出有什麼分別。







終於來到梅林水庫外圍的鐵欄。看來我們已走出那條茶香徑,有點人氣了。
兩邊也是行1.5小時,我們轉左。
路向下走了,我們至少離開了那「道險地偏」的茶香徑了吧?心也寬了。







雖是在梅林水庫範圍,但這裡離水庫很遠很遠。










又上又落,原來真的要走很長的路才看見水庫。















到電塔工地。沒有人開工。自從在極目閣看過兩個人外,到這裡還未遇過一個人。














下走一段長石級,便到二線巡邏路。這時才見一個從下面走上來。

轉右出水庫。




看到這個牌,才知這條路是二線的界線。












越近出口,越有人氣。














轉右落大壩看看,順道離開。










大壩不開放。
我們一走近鐵欄,這位特勤已立即出現,解釋為何不開放,還說了開放時間是星期六、日。他想破例給我們進去拍照,我們守法,免給他麻煩,婉拒了。











出口路過高爾夫球場。







走出小區。看似是「高尚住宅」區,地方整潔,不像身處內地城市。









乘9號地鐵線去向西村。




  



 



又去這間茶記食午飯。
 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