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3日星期二

小梧桐-萬花屏賞杜鵑-毛棉杜鵑花會

上星期看面書,偶然發現梧桐山的杜鵑已盛放。今早約好在羅湖集合。一行四人過關後,去建設路乘211路巴士去梧桐山總站。

211巴士總站較M445巴士的下車地點遠離北大門,要多走一個站的距離。
大家都記得這棵絲木棉。
結了一個很大的果實。

到北大門。當然知道有花會。去年似乎在北大門旁邊的廣場舉行,放了很多盆栽。今年以為又是這樣,便走去看看有什麼展品。去年看不到有什麼特別品種,今年便沒有什麼期望。

北大門牌坊旁邊放了一些比利時杜鵑。



還有一些高山的杜鵑。






天氣熱,部份杜鵑花已凋萎,很難找到幾朵完好的。





其實這些藜蒴的花,又叫爆梧桐。在四、五月,它們才是梧桐山的主角。

今日有隊友不想走石級,於是全程走梧桐山北路。我們從未試過這條路線。
 本來落泰山澗步道會陰涼一些。但怕了石級,還是走車路了。
今日沿途都有很多遊人,都是來賞杜鵑吧?去年我們三個人來,整段路都是冷冷清清的。



過了梨花憩,開始看到零星的羊角杜鵑。這些羊角杜鵑,在深圳叫「毛棉杜鵑」。翻查資料,兩者的拉丁學名是一樣的,那當然是同一品種了。
可能在海拔較低位置,大部份的花都開始凋謝了。




再往上走,看到一棵盛放的羊角杜鵑。花又大又密,開始覺得不枉此行了。

細心看,其實很多的花已凋謝了。










下山的遊客看到我們在拍這些零星的杜鵑,便很「肉緊」地對我們說,山上有更多更美的,不要再花時間在這些花了。我們當然知道萬花屏有很多,但看看也無妨呀。
到招鳳亭前轉右,向小梧桐電視塔方向走。中途便經過萬花屏。萬花屏果然名不虛傳,真的是萬花競艷,羊角杜鵑開滿整個山谷。我們走下步道,近距離欣賞這盛放的杜鵑花。







這些杜鵑花從深紫到淡紫,變化多端,百看不厭。











這位隊友怕走石級,寧願留在車路。其實在車路看更壯觀。不過我們稍後走回頭時便有機會看到了。

離開萬花屏,在路旁看到唯一的一棵白色羊角杜鵑。




 這棵杜鵑有著圓形的樹冠。巨形的紫色花球像煙花爆開,美極了。




記得管理站對落的山坡也有很多羊角杜鵑。來到管理站,正想走到欄杆看花,才發覺管理站外廣場是花會的場地。








走入場館看看。裡面四周放滿杜鵑花盆景,中間放了很多由丹東、上海運來參展的杜鵑花。



場館中央的丹東展品











這盆景像一隻雀?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變色的花。工作人員解釋是基因變異的品種。
一株幾色的,是插枝的結果





看罷杜鵑花會,已沒有氣力去十里杜鵑了。何況時間也不早,我們在花會場館逗留了半小時。就去電視塔吧。電視塔旁是茶香徑。現在不是茶花的季節。看到沒有茶花,便掉頭走,回北大門。


又經過萬花屏。原來在車路兩旁的杜鵑更壯觀。













走到觀景台下望,真是一片花海。






看完花,回到鳳凰臺。
鳳凰臺有太多遊人,看一看風景,便繼續沿梧桐山北路下山。



在中途一個休憩地點小休,吃過乾糧,再起步落山。



兩點半左右到北大門。

午飯時間已過,唯有光顧這間還有食客的小食店






結賬每人¥26。之後乘M445回文錦渡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